share on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住在患者附近的居民如出現症狀,應盡快求醫或聯絡中心。
截至2025年10月26日下午4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錄得本港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
患者是住在黃大仙鳳德邨的一名82歲女子,她於10月18日出現左腳腳踝腫痛,10月22日出現發燒及手腳關節疼痛,同日向私家醫生求診,10月23日到廣華醫院急症室求醫,血液樣本對基孔肯雅病毒呈陽性反應。
針對上述本地個案,中心正按流行病學調查及風險評估進行防控工作,包括為個案的家居接觸者或共同暴露於感染源頭的人士提供醫學監察及健康建議,如他們出現相關病徵,中心會安排化驗檢測。
中心人員和當區關愛隊會聯絡當區約8,000戶民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及跟進他們的健康情況。中心呼籲居民,如於10月1日後出現發燒、皮疹或關節痛症狀的人士,應盡快求醫或聯絡中心。
截至10月25日下午5時,本港今年累計錄得46宗基孔肯雅熱確診個案,全部屬輸入個案,而且並非住在上述本地個案的患者附近。鑑於82歲患者的活動範圍主要局限於邨內,中心不排除有未確診的患者在區內,將病毒傳播給邨內的蚊蟲,導致她受感染。
現時全球多國正爆發基孔肯雅熱,截至9月30日,全球40個國家/地區呈報了445,271宗基孔肯雅熱病例及155宗相關死亡個案,個案分布在美洲、非洲、亞洲及歐洲。
基孔肯雅熱是蚊傳疾病,中心提醒市民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使用含避蚊胺或其他有效活性成分的昆蟲驅避劑以防被蚊叮咬。
- 視察家居及附近環境,徹底清除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
- 每周最少一次徹底更換花瓶的水及擦洗內壁並清倒盆栽墊碟的水。
- 妥善棄置汽水罐和飯盒等容器。
- 經常保持溝渠暢通及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
- 每周最少一次以鹼性清潔劑擦洗溝渠和排水明渠,除去可能積聚的蚊卵。
相片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
share on
Follow us on Telegram and on Instagram @humanresourcesonline for all the latest HR and manpower news from around the region!
Related topics